元月29日上午,在南召县太山庙乡鲁新村钓鱼岛农家乐院子旁边,刘村村村民李大姐和几个姐妹们正在挑选、清洗芥菜。这些芥菜经过传统加工,将以芥菜丝的形式,走出太山庙乡,走到人们的餐桌上。他们旁边,一位工人正在把成箱的芥菜丝、咸鸭蛋和大蒸馍往车上装,这些食材当天中午将出现在百里外南阳市区市民的餐桌上。
李大姐说,家里学生放假了,不用每天接送学生了。抽空来钓鱼岛农家乐干几天活,贴补贴补家里。
钓鱼岛农家乐在远近因其大蒸馍而闻名。20年前,钓鱼岛农家乐发明了大蒸馍。用传统大铁锅、木柴火蒸出来的大蒸馍,一个一斤多,又白又胖,淡淡的小麦香气和蒸馍用的槲叶清香味,一下子征服了人们的味蕾。那一年,钓鱼岛农家乐的大蒸馍一炮走红,一发不可收拾。
10年前,刘村村农民霍清旺接手钓鱼岛农家乐后,拉大了产业链,根据季节的变化,相继又开发出了咸鸭蛋、咸鹅蛋、咸芥菜丝、端午粽子等产品,和大蒸馍配套,远销省内外。他还在南召县城设立加工点,在太山庙街、县城设立了多个销售点,满足市场的需求。对远方的客户,他通过物流快递送货上门。便利的交通条件,让大蒸馍插上翅膀,满足了客户的欲望。
“卖大蒸馍是季节活,一般腊月初十开始,干到腊月二十九。客户们若是买的早,把大蒸馍放在冰箱里,影响质量和口感,不建议客户长时间储存。进入腊月后,我都会让俺刘村村的乡亲们来帮忙,人多时,一天能有十来个人来打工。”霍清旺说。
“清旺心地善良,一到活忙,就让乡亲们来打工增加收入。中午免费管饭,我们每天能挣百十块钱,晚上加班,还有加班费。”李大姐说。
在钓鱼岛农家乐的带动下,太山庙乡已有多家农户从事大蒸馍产业,他们还拥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如今,大蒸馍已成为太山庙乡的名片,大蒸馍产业正蒸蒸日上。
作者:徐培
编辑:胡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