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康网讯 谈论企业发展思路清晰,面对企业困境信心满满,迎接工作挑战一马当先,这是开封同发建材公司掌门人柴浩给记者的印象。位于开封市二十三大街与郑汴路交叉口的开封同发建材公司,是河南省环保厅批准的B级环保企业和开封市住建局批准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资质专业生产企业,现拥有先进的预拌混凝土设备、专业混凝土企业管理人才和混凝土泵送队伍,注册资金2500万元。
“开封同发建材从困难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忍痛割爱将企业从黄河滩区搬出,现在公司具有各种高科技化验设备、严格的科学检测能力以及有序的生产运营状况,我们将着力打造绿色商砼、节能环保的混凝土行业标杆企业。“3月30日,开封同发建材公司董事长柴浩受访时说。
艰难抉择 企业搬出黄河滩区
今年只有32岁的柴浩,家住开封市城乡一体示范区水稻乡回回寨村,别看他是个90后,他已经是一个有过10年党龄的党员,而且已在混凝土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之久。
自小在黄河边长大的柴浩,从学校毕业后便在自家创办的砖窑上“上班”,随着黄河滩区砖窑厂清理整顿,柴浩也便失业在家。后来,他便与自己的好友购买了几辆后八轮运输车辆,干起了砂石料生意。
由于长期为建筑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接触频繁,柴浩敏锐地意识到房地产是一个不错的行业,而且市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混凝土,他和四个发小便有了开办商砼企业的想法。2017年,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在离自已村庄不远的黄河滩区,成立了开封同发商砼有限公司。
“当时公司成立时间短,银行不给我们贷款,一些人觉得我们太年轻,害怕借给我们的钱有去无回,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将自己的房产和车辆作为抵押,才贷出一部分款项,使企业逐渐趋于好转。”柴浩介绍说。
正当自己的企业逐渐步入正轨,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关键时刻,2020年,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黄河边的企业全部搬出黄河滩区,这给柴浩以及他的四个合作伙伴出了不小的难题。
当时政府部门多次到他们企业动员搬迁事宜,协商善后处理,“当时我就想,要把建在自家门口的企业搬迁出去,确实有很多不舍,而且更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然而,正是我们无私的举动,换来的是今后黄河滩区子孙后代幸福的生活,我们愿意为此而付出。”柴浩坚定地说,“再加上我们五个合伙人中就有四个是党员,关键时候就要讲政治顾大局,充分发挥党员的模仿带头作用,后来,我们很快便形成了决议,支持政府工作,尽快将企业搬迁出去。”
“我们都还年轻,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愿意从头再来。”合伙人杨磊受访时说。
树立标杆 打造绿色商砼企业
3月30日,记者来到开封同发建材公司进行采访,只见每辆出入大门口的大型搅拌车经过时,进行严格的冲洗。
“一个密闭的环境,各类材料砂石井然有序地摆放,空气中不见粉尘;工人各司其职,穿戴整洁,有序作业。”第一次走进开封同发建材生产厂房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成立前期就把“绿色发展”理念注入发展血脉中,他们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构建。
记者在同发建材公司办公楼一层看到,该企业建立了力学实验室、胶凝室、物理室以及标准养护室等检测科室,实验室设备配备齐全。主要配备有HYE-2000型抗压试验机、DKZ-5000型抗折机、压力试验机、恒温恒湿养护箱等精密检测仪器。
目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自动化大型商品混凝土生产设备,已建成投产了中联现已建成投产中联重科HZS270高速搅拌生产线两条,该设备配置有精确的质量及计量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满足各种标号高质量混凝土生产需求。并配有WBC-800型水泥稳定碎石搅拌设备,单台机器每小时生产能力可达到800吨。
为避免生产扬尘,造成环境污染,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行了全封闭材料库和生产车间。
两年来,开封同发建材公司立足市场求发展,用心用情为用户服务,先后参与郑州绿地地产雁鸣叙、碧桂园生态城、雁鸣湖镇社区安置工程,参与S312郑州境改工程、豫兴大道等市政道路工程。今后,该公司将始终秉承信守承诺、恪守规范、技术创新的理论,以专业的技术产可靠的质量竭诚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热心公益 责任企业“反哺”社会
多年来,开封同发建材公司在坚持初心、追求卓越的路上,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困难家庭、敬老爱老、捐助大学生等爱心捐款,助力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始终不忘作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去年7.20洪灾发生后,开封同发建材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了4台汽油抽水机和饮水机,并利用公司大型运输设备,向市区和尉氏县受灾的生活小区运输大量碎石料,以缓解灾情。
去年,该公司为杏花营农场西网村一户困难家庭出资3万元,建起了4间平房,改善其居住环境。同时,他们还资助该辖区3个困难户每人每年3600元,持续资助3年时间。
疫情发生后,开封同发建材公司第一时间向农场和社区疫情卡点,捐赠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疫情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将物资捐赠到疫情防控一线,心里就踏实了。”柴浩说。
近年来,柴浩还以公司和个人的名义积极向社会捐款捐物,向回回寨村慈善基金以及敬老助学捐款50000余元,以公益传递真情,以责任反哺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