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南召县石门乡促信访维稳工作整体效能提升

南召县石门乡促信访维稳工作整体效能提升

来源:求是小康传媒 时间:2022-06-07 阅读:40728

河南小康网讯 自全市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石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发力,借建设年活动“东风”,以基层党员干部观念更新、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为抓手,出实招、下苦功,通过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整体效能,积极畅通信访渠道,着力化解突出信访矛盾,妥善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以思想破冰引领通过在全乡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引导全乡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把大家担当作为的精神提振起来、干事创业的动力激发出来、观念转变的活力释放出来。舆论引导先行。依托全科“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动乡、村、组三级网格长进村入户宣传,在全乡营造良好活动氛围,积极引导困难群众依法解决信访诉求,从根本上保护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合法利益。学习讨论深入。要求全乡党员干部主动对标先进地区、乡镇,把自己摆进去、职责摆进去、工作摆进去,深刻查找“慢”的症结,寻求“快”的措施,谋划“优”的路径,把学习研讨的过程,转化为思想解放的过程。行动转化紧随。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畏首畏尾思想、立敢闯敢干意识,破等靠要看思想、立主动作为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以全新理念、全新举措、全新状态,大干快上,蹚出新路,以工作突破见效、检验思想观念转变效果。

“查破建快”破局。针对乡村信访工作特点,把“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活动作为提升工作整体效能的“突破口”。查准堵点是前提。紧盯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人,查困难群众信访诉求的堵点在哪一级,在哪个岗位,在哪个人身上,不回避、不遮掩,严防轻描淡写、避重就轻。破除难题是手段。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台账、制定标准,明确时限、责任到人,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整改落实,工作过程向群众公开,办理结果受群众检验,从根本上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建立机制是保障。围绕查摆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乡党委政府坚持源头治理,要求对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总提炼后提交班子会研究讨论,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抓常抓长、巩固提升。落实见效是目的。又快又好解决问题是硬道理。在化解信访维稳案件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在做好“查、破、建”三个步骤的前提下,通过认真践行“13710”工作机制,强化广大党员干部“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一快三分好、没有快就没有好”的效率意识,做到任务第一时间明确、不推诿扯皮,要求第一时间讲清、不模棱两可,工作第一时间跟进、不拖泥带水。

以能力提升开路乡党委政府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八种本领”和省委楼阳生书记提出的“五种能力”,要求全乡党员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也要有成事的“真本领”。寨沟村某困难群众2020年10月份在乡信用社办理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贷款即将到期,因家里没钱,在信用社催促还款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上访不归还欠款。寨沟村联村领导、包村乡干在处置化解该案的过程中,通过深入走访调查、耐心听取诉求、科学制订预案,创新采用依法依规处置为原则、维护群众利益为底线、灵活运用政策为突破的工作办法,在耐心向群众解释贷款政策的同时,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一方面积极联系乡信用社为其办理了缓缴欠款的手续,另一方面灵活合理运用政策帮助该户困难群众拓宽产业、就业收入渠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协调沟通,该困难群众于2021年12月先期归还了信用社贷款2万元,并最终于2022年3月归还全部贷款,信访案件圆满化解。

以作风建设增效。作风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石门乡党委政府按照“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作风建设集中整顿实施方案要求,用好明查暗访、典型问题曝光等举措,打好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整体效能“组合拳”,推动形成大抓落实、快抓落实、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坚持以上率下。坚持从党政“一把手”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乡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引领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共同发力。压实工作责任。成立高规格的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具体统筹、推进落实、调度管理。推动全乡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严督导问责。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绩实效,用督查发现问题,用问责教育震慑。一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挖细查,既督事、也督人,既找问题、也查原因,找准病灶、督出成效;另一方面对典型问题要坚持“一案双究”,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追究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责任,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杜绝“避重就轻”,不搞下不为例。

 

作者: 段长红

编辑: 胡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