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成立曲艺家分会两年多来,注重以师带徒,培养曲艺人才,排演新节目,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月18日。在方城县博望镇包庄村的曲艺文化室里热闹非凡,正组织排练的县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兼包庄村分会主席周文才满面春风地说:“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包庄曲艺团不但经常在本地演出,还应邀到方城、卧龙、宛城、社旗、南召等10多个地方演出,你看,演员们演得多好!”
博望镇认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的硬道理,抓着获评全国曲艺之乡、河南省文化艺术之乡的契机,在建强乡村文化阵地、培养曲艺表演人才上狠下功夫,投资600多万元,为51个行政村建起了有戏曲大舞台、有锣鼓家什、有灯光照明、有服装道具的文化广场,培养了文艺团队,以曲艺强村为示范,培强全镇的文艺队伍。
根据各村曲艺文化历史、曲艺人才队伍强弱,该镇以重点培养,示范带动为手段,积极与市县文联、专业艺术团体沟通协调,分层次、多角度培养曲艺专业人才。五年来,先后邀请曲艺名角等专业人士现场指导培训9次,培养曲艺骨干120多人(次)。
培养曲艺名村、唱响名村效应。该镇包庄村有着千年曲艺历史,像徐海坤,韩付庆、贾桂生等艺术水平较高的“名角”有27人,大调曲、三弦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传统剧目包罗万象。镇里主动与县文联沟通,成立了全县第一家村级曲艺组织一一“方城县曲艺家协会包庄村分会,在资金、场地、外出展演中予以重点支持,使之成为传承曲艺艺术的标干村”。
注重以师带徒,解决断层问题。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多数中青年忙于抓经济,曲艺人才“青黄不接”问题,该镇多方鼓励支持掌握独特技艺的老艺术家发挥余热,以师带徒,传承技艺。今年80多岁的潘桂荣是三弦书艺人的传承人,建国初期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接见。近年来,她不但把技艺传给儿女、孙子,而且培养三弦书新秀6人。包庄村老艺人徐海坤,通过手把手传授,已培养曲艺新秀5人。
创作现代剧目,讴歌精神文明。在曲艺队伍不断壮大的基础上,该镇鼓励支持有创作功底的老教师、老干部、老艺人投身艺术创作,先后自行编演《好妯娌》、《夸家乡》、《邪教害死人》、《弹着三弦摘葡萄》、《扶贫扶出文明村》、《人大代表传技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小节目16个,搬上舞台后,对呕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鼓起群众精气神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李善喜 董加成)